虹口区嘉兴路街道“红色业委会”为老旧小区注入治理“新动能”

虹口区嘉兴路街道“红色业委会”为老旧小区注入治理“新动能”

嘉兴路街道金殿苑小区自2000年初全面入住以来,已有25年历史,共有住户161户,常住人口近500人。作为一个仅有1栋24层高层和2个门牌号多层建筑的小型社区,限于物业费标准低、公共收益来源单一,小区长期以来设施老化、管理滞后,同时面临停车难、环境差等突出问题。

金殿苑小区业委会由5名委员组成,其中党员4名,党员占比80%。为有效解决居民“急难愁盼”,促进“三驾马车”形成合力,近年来,在庆阳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引领推动下,小区“红色业委会”锚定“让老小区换新颜”的目标,以制度立基、以实干担当、以党建引领,持续深耕社区治理。

一、以制度立基,走出小区治理规范之路

1.机动车管理:从混乱到有序

业委会成立以后,面临的首个问题是机动车停车难。小区仅50个车位,但登记车辆超70辆,车辆常常将小区堵得水泄不通,以至于双休日清晨居民时常会被挪车的喇叭声吵醒。业委会对症下药,以《物权法》为依据,多次召开业主沟通会,推动以一户一车、三证合一为核心的小区机动车管理办法表决通过。为了推动机动车管理办法顺利落地实施,业委会成员紧盯高峰时段小区出入口,配合物业工作人员加强疏导,同时主动上门沟通,争取业主的理解。最终,成功清退20余辆不合规的机动车,同时通过合理利用小区空地,新增5个停车位,理顺了小区的停车难题。对于新增车辆,建立《新车入户登记本》,放在物业办公室供居民查阅,实现机制公开透明、资料随时可查。如今这项制度已执行多年,且深入人心,让小区停车秩序始终保持顺畅。

2.非机动车管理:从“上楼隐患”到“分区停放”

长期以来不少业主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、停在楼道,甚至有居民在楼道安装充电装置或飞线充电,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针对这一现象,业委会坚持“疏堵结合”,首先解决“停在哪里、怎么充”的核心问题。小区原有一处7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,此前未被合理利用,长期堆放着业主旧家具、装修废料。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,由“三驾马车”共同落款张贴公告,明确限期清理无人认领杂物,清理过程中,居委会和业委会全程监督、维持秩序,最终清理出这片室内空间。随后,业委会带领居民对地下室进行改造,用木板将台阶式楼梯铺成斜坡,又在门槛处加高地面、搭建斜坡,同时安装几十个充电装置,让地下室成为电动自行车存放处。对于个别不配合的业主,在居委会全力支持下,业委会通过联合上门沟通、向其所在单位发函、小区微信群公开探讨等方式,促成其拆掉楼道里的插座,改掉推车上楼的习惯。

近年来,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,及出租户、快递员等群体的入驻,原有停车区域已显不足;此外,随着小区老龄化加剧,老人推电动自行车出入地下车库也存在安全隐患。业委会对非机动车管理进行了第二次整顿优化。在小区院内闲散角落搭建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,整合小区资源划出四个停车片区,实行“凭牌入位”的车位管理模式:地面车棚专供65岁以上老人使用,需凭物业发放的蓝色停车牌方可停放;地下车库右侧区域65岁以下业主使用,凭绿色停车牌停放;地下车库左侧区域供出租户、快递员、外卖从业者等群体停放,凭橙黄色停车牌使用;小区路边增设带车棚的临时外来车停车点,配备10个充电桩,供钟点工、探亲访友等临时停放。至此,小区各类非机动车停放井然有序。

二、以实干担当,花小钱办大事持续提升小区品质

作为有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,小区内灯具、墙面、公共区域、门头等不少设施早已年久失修。业委会坚持“精打细算、自力更生”,努力提升小区面貌。

从“亮起来”着手,发动有专业能力的业主志愿者、维修工和物业公司休班职工,组成“施工队”,带领居民把院内路灯和楼道灯全部改造。院内换路灯要重新开挖路面、埋管道、排电线,楼道里每层约10盏灯,要统一更换灯具,整体工程量很大。采购灯具时,业委会先在网上查型号、比价格,再由施工队和业主代表整批采购,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,优先用在小区更需要的地方,让小区看起来整齐美观。

从“美起来”着手,业委会依靠由业主志愿者和物业休班人员组成的工程队,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粉刷,推进墙面美化工程。24层楼每层的电梯厅顶面、墙面都要粉刷,工作量极大,志愿者和物业师傅们每天只能完成一个楼层,整整用了将近一个月,才把小区161户的楼道、外墙全部刷新。

从“活起来”着手,业委会充分利用地下室多余空间,开辟乒乓室、女士健身房和卡拉OK室,为小区增设娱乐场地。

活动场所的改建,同样是自组工程队自己施工、采购。不少设施还透着“巧思”,比如卡拉OK室里,除了音响是新买的,其他家具设施都是居民淘汰下来的;女士健身房有一面墙装了整面镜子,这面镜子是业委会成员和志愿者从准备迁址的培训机构处拆除、运回并安装的。

如今,居民们茶余饭后可以去乒乓室打两局,女士们能在瑜伽房练会儿操或者排演戏剧,偶尔还能约着在卡拉OK室唱歌,小区里更有生活气息了。近期,业委会还牵头对小区正门门头进行了改造美化,在原有罗马柱上,安装一款欧式三角形门头,醒目地标上“金殿苑小区”的字样,同时配置了灯光。这抹光亮给朴素的香烟桥路添了份温馨,也让老旧小区更显靓丽。

三、以党建引领,凝聚合力共筑家园

党建引领串联起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,为基层治理带来生机活力。当矛盾突显时,居民区党总支主动搭建沟通桥梁,协调各方关系;当项目推进遇到障碍时,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协助业委会挨家挨户做工作,耐心倾听诉求、细致解读方案,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;当业委会工作需要支撑时,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挖掘发动社区能人达人,持续壮大社区自治力量。

在社区建设中,金殿苑小区始终在庆阳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,以“三驾马车”联动为核心,凝聚多方合力推进小区各类事务落地落实。制定管理制度时,业委会通过多渠道征求意见、召开业主大会充分讨论表决,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每一项工作落地、每一项制度出台。考虑到小区出租户较多,不少原业主未必能到场,业主大会均以表决票方式进行。每次业主大会前,业委会都会提前15天把会议内容、表决事项和流程进行公告,让每一位业主都有充足时间了解情况。随后业委会成员、居委会工作人员、楼组长和业主骨干们会一起上门送票,一家一户、挨家挨户地送,一次没送到就去第二次、第三次,实在多次上门仍无人的,就按规定将表决票投入业主邮箱,确保尽可能覆盖到每一户。而每次开箱清点表决票,则全程在居委会现场进行,从开箱、唱票到计票,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,经得起所有业主的监督,确保各类决策科学公正。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、规范的流程,每次业主大会的参与率都能达到85%以上,表决票的赞成率更是超过90%。这样的高参与度、高赞成率,既是居民对“红色业委会”的信任,更是居民上下一心、共筑家园的凝聚力。居民的满意率也体现在物业费收缴上,小区近几年物业费收缴率都达到100%。

下一步,庆阳居民区党总支将坚持党建引领,推动“红色业委会”做肯挑重担、实干担当、善解民意的“当家人”,在破解民生难题中锤炼治理能力,在服务凝聚群众中彰显为民初心,使精细化、现代化治理理念为老旧小区生活品质跃升注入“新动能”。

分享到 :
相关推荐

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组织召开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培训会,积极推动物业治理提质增效

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组织召开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培训会,积极推动物业治理提质增效

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开展“诚信诚实守初心,依法统计担使命”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

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开展“诚信诚实守初心,依法统计担使命”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

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暨防空警报试鸣疏散演练活动

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暨防空警报试鸣疏散演练活动